合肥职工科技大学
计算机应用技术 专业(专科)教学计划说明
(两年半业余)
一、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:
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,德、智、体全面发展并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,面向基层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。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: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、外语、计算机电路、计算机组成原理、汇编与高级语言程序设计、数据结构、操作系统、计算机网络等理论知识,熟练的微机操作技能和OFFICE办公软件、图象处理软件、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;并具备一定的自学及跟踪新技术发展的能力。
本专业基本规格是:
1、拥护党的基本路线,热爱祖国,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;
2、遵纪守法,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;
3、掌握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概念、基本知识、基本理论、基本规范、基本业务和基本技能,达到初级信息管理员工程师所需的基础理论、专业技能和政策要求,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;
4、计算机网络专业要求学生在具备必要的数学、及其他文化知识;
5、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、研制和应用、网站信息的建设、维护和管理、局域网系统的设计安装、调试、维护、运行和管理;
6、能熟练安装配置和维护各种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技能、较熟练使用数据库技术搭建数据库的技能、具有利用多种计算机语言编写信息系统管理程序的技能、具备提出问题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二、从业范围:
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可从事:
1、各类企业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网络与信息系统的规划、设计、开发工作;
2、信息系统安全性设计和评价、数据加密、身份认证及证书管理工作。
三、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:
主干学科:计算机应用技术
主要课程:高等数学、电子电路基础、数字电路基础、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、C++语言程序设计、数据结构导论、操作系统概论、信息管理系统、计算机外部设备、多媒体技术基础、Visual Basic 编程与应用、微机组装与维护。
四、学制:
两年半
五、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:
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:
1、掌握较宽范围内适用于信息产业、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;
2、掌握计算机系统的软、硬件知识;
3、掌握网络与信息系统研究、开发和应用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;
4、具有分析解决计算机应用问题的能力和适应科技发展的应变能力。
六、课程设置:
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为公共基础课、专业基础课、专业课、选修课、实践环节五大类。
公共基础课198学时,专业基础课360学时,专业课594学时,选修课108学时,毕业设计72学时,总计1332学时。